《夏天的假期》:三木森作品 [1/2]

HONFEI_ETE_COUV_HD_OK.jpg夏休みVacances d’été 是台灣創作者三木森交由鴻飛文化在法國出版、發行的繪本處女作。感謝台北的花栗鼠繪本館邀請作者在 728日出席新書發表會(需報名哦),並安排我透過視訊從編輯的角度和讀者介紹這一本書出版的過程。 

首先是創作者和出版社的邂逅。2016年我受童里繪本洋行小萩的邀請在台北雅典書店向讀者介紹鴻飛的出版品,包括薩繆爾利伯洪的《不會很複雜》,三木森來聽講但並沒有自我引介。兩年之後我們開始有所接觸,那時候不只有我們了解他的創作,我感覺鴻飛的出版理念也已為他所了解。我們互相選擇了。現在回想起來,和鴻飛有長久合作關係的作家與插畫家都不是單方面被動地被出版社選上的,而是認定鴻飛是能夠陪伴他們走一段路的夥伴。 

夏休み草圖的完成度很高,該有的元素都有了,鴻飛作為出版者的責任是讓法國讀者看見它,喜愛它,並且在心裡說“三木森了解我”。老實說,除了少數例外,讀者都不願輕易“馴養”無字書,尤其是如此尊崇語言表達能力的法國讀者。而一個在法國業界“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做了一本低幼無字書,如果以為只要藝術性夠強就足以消弭這些障礙,那可就有點太樂觀了。意識到這些困難,是編輯的動力的來源。 

64656110_2677866435566064_2484298634074521600_n.jpg

所以夏休み法文版編輯的主軸是:明確引導讀者去說一個故事,同時保有多樣閱讀的可能性。具體來說,是透過版面設計讓讀者可以很自然地把它當成一本相簿來翻閱(相簿原本就無字,所以讀者不會抱怨沒有文字),讀者自己的夏日回憶也在翻頁之中被喚醒。但是把它聯想成相簿並非唯一的讀法:有沒有這種聯想都不妨礙閱讀的趣味性。畫面與畫面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相對於故事開始時對未知的觀望,結束時秋風吹起內心是什麼感受?如果把相簿的隱喻做得很明顯,那不僅破壞了創作者苦心經營的藝術張力,也是低估了讀者的想像力。 

讀者或許想知道法國導讀人士如何評介這本書。我這幾天彙整之後節譯給大家做參考。

HONFEI_ETE_INT2_OK.jpg

書影 => https://youtu.be/ZXGioOmmOlY

 

《陶藝家之妻》 La femme du potier

位於台中的朱靜容小姐通曉法語,對圖像的感悟精確細致再加上其犀利流暢的中文,實為鬼才德帝歐的新作《陶藝家之妻》可遇不可求的代言人。期待有一天,這一則描畫“寧靜革命”的故事能以中文呈現在台灣讀者眼前。

54364880_2110227682400594_4953615825220141056_n.jpg

(文:朱靜容)氣溫驟降時收到溫暖的贈書—法國鴻飛出版的葉先生慨贈《陶藝家之妻》La Femme du Potier.越洋十天飛抵台中,趕緊來篇「開箱文」介紹——
整本書的底色設計很有意思:封面、蝴蝶頁,洋溢一股南瓜的氣味,那種黃來自陽光,來自泥土吧!第一頁的黃,聯想起香甜的黃金番薯。

字體安排和色彩變化也藏玄機:書名頁的文字以手稿形式呈現,粗獷豪邁的毛邊,不禁令我猜測:主述故事的可能是位男性。粗黑字體恭敬整齊地交代這位知名的陶藝家Ahmad Reza 如何承襲古法,謹遵傳統,將作品忠實完成,陶藝家之妻又是如何恪守份際,唯唯諾諾的奉茶接待訪客
只能透過小窗一點一點「見習」大師練功。此時背景色像柴火窯燒似的由「金橘」、「珊瑚紅」轉「鹹鴨蛋黃」復成「緋紅」、「磚紅」再變為「曙紅」、「胭脂紅」。

53799372_2101310626625633_4061398410278731776_n.jpg

一般閱讀圖畫書很容易聚焦圖畫而忽略了文字,我們來細咀書中的文學性書寫:在陶藝家返回撞見妻子不僅闖進工作室,還動手捏塑了一堆作品。更可怕的是:陪在身旁一同目擊現場的還有一位藝品商人。文字將這幕以連續致歉描述,而非動作。我們讀出Reza的慌所有的歉意皆來自那些「不堪入目」的陶藝品。身為大師,究竟有無鑑賞他人藝品的能力呢?

訪客無言,陶藝家之妻更是羞愧地蜷曲角落。翌日登門造訪的人都是為了一睹Reza太太的創作而來,換成陶藝家端茶接待了。字體變成白色,跟這位女陶藝家手上的作品顏色一樣。背景「酒紅色」、「栗色」漸漸暗成像得了病似的「豬肝色」,像發酒瘋似的「勃艮第色」,陶藝家被眾人改以「陶瓷家之夫」相稱。

最後一頁,底色又回到了金黃的陽光,一如妻子透過小窗窺看先生工作的那一頁。只是這一頁,站在窗外的是以前的大師,現在的「陶瓷家之夫」。

閱讀繪本中的「圖像」應該是很直觀的,它們源自感官的情緒、共感、生活經驗牽引。而文字的領會與呼應則需要時日淬煉、藴成,有的甚且隔著一座翻譯的高山。我讀繪本,在意文字多過圖像。
「圖像」若是圖畫書的靈魂,「文字」就成了通靈的那片羅盤、那只水晶球。引進外文圖畫書,我們需要更稱職的「靈媒」!哈哈⋯ 

高雄 / 台北 / 香港 :期待再相會

兩個禮拜的台灣行程結束了。高雄師大附中熱心安排與學弟妹見面為我接下來的演講暖場聽我普通車速度的中文難為你們了希望我走過的足跡讓你們走得更遠看更美麗的風景。

rIMG_2311.jpg

高雄市總圖的團隊既年輕又專業,三民書局的同仁也熱情接待,留學講座與繪本講座讓我遇見築夢的朋友與有志一同的人士,還有一位小女孩把台上的我畫了下來,這真是最好的筆記:學到用到!

在台北,大姊熱心安排見面會,我從「創造價值」的角度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和前輩分享了鴻飛在法國從事跨文化童書出版的經驗。在香港,有心從事童書創作的朋友探索著如何說出屬於這一片土地的故事。這麼多珍貴的回憶,都讓我托運、帶回法國了。

我因玉山社魏主編的鼓勵而寫下《我在法國做圖畫書》,出版迄今已一年。從二月的台北書展到十二月高雄的國際繪本沙龍,我與國內出版界的朋友有了更多接觸的機會,也學習到很多。在法國出版原創童書厲害嗎?在台灣做出版更厲害!台灣出版市場有大量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引進書,導讀機制也處於百家爭鳴的狀態,和鴻飛這個法國在地出版社所處的環境大不相同,其挑戰或許更加嚴峻,其遠景也顯得無可限量。或許在某些時候,我所分享的法國經驗和國內朋友的認知有所差距或碰撞,甚至達到誤解的程度。但,這是所有觀念與實踐演變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插曲。勇於表達自己的信念(即使全世界好像都不同意你),並且尊重他人的觀點:這或許是我們作為童書創作者所能給下一代最美好的禮物與示範吧!

法國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法國創作者和讀者是我服務的對象。我將專心在法國做書,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美麗,充實。期待下次再相會。

 

留學講座:我選擇了法國

出國留學對個人與家庭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講者葉俊良在大學畢業後服完義務役,於23歲那一年隻身前往法國。「多年以後我才明白:這個決定改變了我的一生。」 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將在法國度過,也不知道自己會在法國成立出版社,和法國眾多的童書創作者與讀者相識並結緣。透過講座,葉俊良重新審視當初自己的想像、選擇和決定,為計劃出國留學的年輕學子提供借鑒,祝福他們迎向一個開放的未來。

KS2_Poster.jpg

《日本,火山下の行腳》榮獲米其林基金會遊記文學大獎

10月15日:「大阪給我似曾相識的感覺:它和我經常造訪的中國城市有點像,但是比較乾淨,比較整潔,比較有秩序,也比較安靜。在街上散步了幾個小時之後,我確信日本人是丹麥出品的中國人。他們會安份地等綠燈亮了再穿越馬路,公共場所幾乎全面禁煙,寧可切腹自殺也不願意亂丟紙屑。我甚至懷疑在日本是否有汽車喇叭這種東西。如果有,也一定全都賣給中國人了。」

JPN_complet_OK_BD_RVB-35.jpg11月11日:「再見了,陽光下的健行,細雨中的漫步,荒野的營地與發臭的襪子!我再次來到福岡車站,這是我旅途的起點。我想在當初下榻的旅館訂個小房間,但是這已經不可能:旅館旁邊的交叉路口坍塌了,地面下陷整整三層樓高!埋在地底下的水管破裂,水把凹洞灌成一個湖。在日本,什麼都可能坍塌,但這不能怪罪日本人,他們對任何事都是如此用心,如此謹慎……」

後記:「……我曾自問這本遊記所揭示的場景是無關緊要的瑣事、我個人的偏見、還是包含了更普遍的意義。比如說,某個下大雨的晚上,我抵達一間燈火通明的民宿,屋裡的兩位老人完全聽不到我在叫門。我記錄這個插曲的當下並沒有意識到:日本已經在我的筆下。回到法國之後我在無意間讀到一篇有關日本社會老化的報導,了解日本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的趨勢、安養院長照制度的缺乏以及退休金微薄的程度。這迫使子女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把雙親安置在家裡,有些人還因此而崩潰自殺。原來我的札記也觸及了這個議題,但是用遊記文學的方式去呈現。我希望能夠一直用這樣的方式去旅行,去創作。」

JPN_complet_OK_BD_RVB-34.jpg

節譯自日本,火山下の行腳》(Japon, à pied sous les volcans  圖文:尼古拉裘立弗 Nicolas Jolivot鴻飛出版)該書榮獲米其林基金會年度最佳遊記文學大獎:這是法國此一類型出版品的最高榮譽。這位能寫能畫、真誠樸實的旅遊作家翻新旅遊札記的文體,米其林基金會大獎不僅是對他的創作的肯定,也是對所有默默耕耘、崇尚人文精神的創作者的鼓勵。

46451713_2327858873900157_8896516470054322176_o.jpg

法國 Télérama周刊記者 Marine Landrot 2018 年四月寫道:2014年底,蒙特羅童書展把紀實文學類金砂獎頒給了《中國日常生活即景》(Chine, scènes de la vie quotidienne,鴻飛出版)。尼古拉裘立弗,這個永恆面前的步行者於巴黎裝飾藝術學院畢業那一年即徒步環遊法國,捕捉風的踪跡。現在的他踩著雄健的步伐,將他在日本的旅行化作一本往上翻的畫冊,獻給讀者。這個永不倦怠的旅遊畫家從九州的火山山麓帶回什麼意象?那裡的汽車像剛從禮物盒裡掏出來的玩具那麼乾淨,那裡的年輕釣客長髮飄逸,晦澀的雨絲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從武士時代流傳至今的木屐所發出的聲響蓋過推土機的引擎聲。他的畫構圖大器,散發一種磁吸的魔力:沉睡的,躍動的與淅淅索索的萬物都在他筆下再度活過來。他的畫筆既是火山岩也是柿子皮與稻桿,儼然與天地造物同生息。他的文字簡潔清爽,透過細節呈現旅途中最豐富的面向。這本書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高雄師大附中四十週年校慶

高雄師大附中慶祝建校四十週年,祝11月10日晚會圓滿成功!

KS1_Poster.jpg

李校長向我邀稿,使我想起高中的作文課與考試時的申論題。俗話說「借題發揮」。我要用這珍貴的篇幅說些什麼? 

如果附中是一座被細心照顧的花園,外面的世界便是一望無際的山川原野,偶爾你會看到路標,上面有幾個地名。某個地名引發你流浪的渴望,於是你滿懷浪漫的夢想往那個地方走去,你走著走著,來到一個三岔路口,發現沒有任何路標。怎麼辦?接下來路要怎麼走? 

我在附中從國中部到高中部度過五年的時光,考試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做學生的只需要跟隨題目來作答。離開附中進大學之後仍然有考試,但我漸漸明白:在我眼前鋪展開來的生命將會丟給我一道又一道的難題,我可能要花好一段時間才弄懂題目在問什麼。而在我還沒有回答完的時候,另一道題目又出現了。這是個不用打分數的考試,但也不可能在任何一個課本裡找到標準答案。你只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問答來自我檢驗、思考與學習。 

在來到人生途中一個沒有路標的三岔路口之前,如果你只顧依照路標指示來前進,你可能不曾在意沿途山坡與幽谷的起伏,溪畔小鳥的歌唱與山巔陽光白雲流蕩的急緩。你不曾學會靠自己的觀察和判斷(而不是倚靠路標)來走向目的地。當你來到這個三岔路口,你會感到迷惘。你可能隨機選擇其中一條路,走了很久之後覺得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那又怎樣?說不定你腳下這條路會帶你穿越花繁柳綠的忘憂谷,繞了一大圈才抵達目的地。那很好,你本來就沒有和任何人約好見面的時間,早到晚到從來不是個問題。也或許你終究到不了目的地。那又怎樣?你本來就不確定那目的地是否真的像傳說中一樣美好,重要的是這一條路讓你照見一個勝過桃花源的風景。而且這個美麗的錯誤也不一定得歸咎於(或歸功於)你在三岔路口的選擇:說不定在那之前你誤讀了其中一座路標,或者連豎立路標的人自己都弄錯了去目的地的方向。 

親愛的同學們,校園裡睿智無私的師長為你們傳道、授業、解惑,你們會因一次次考試的成績、或者為你心儀的人的一句話與一個眼神而歡喜或憂傷。無論如何,你們總有走出校園、探尋人生路的一天。那時候,你的人生試卷不再被打分數,你也不必和別人爭名次,好一個海闊天空!但是我希望並祝福你好好去解讀那些謎一般的題目,發明只有你才想得出的答案,敞開雙臂走向高山大海,走自己的路。三十年之後附中慶祝建校七十週年,年過四十的你便可以充滿感恩的心和學弟學妹說:「我來自附中,我走過一段美麗的人生風景。你,也可以。」

葉俊良,法國鴻飛文化出版社總編輯; 二〇一八年八月 

 

高雄市總圖;國際繪本沙龍

高雄市立總圖書館以「透過繪本,我們這樣和世界對話」 為題,舉辦國際繪本沙龍。我有幸受邀,將於12月16日透過講座和讀者見面交流。

講題:誰在讀繪本?由法國出版童書繪本經驗看台灣原創走向世界之路

44215900_1950297125055875_7798942035737575424_n.jpg

「透過繪本,我們這樣和世界對話」 :根據各人所在的位置以及所追求的目標,這個命題可以有好幾個不同的含義。比如說繪本,有童書繪本也有成人繪本,兩者雖然都是有圖畫的書,其創作思維和評價標準都大不相同。如何確定我們講的是同一種類的書?其次,我們又是誰?為兒童講故事的文字作者和為年輕都會男女畫插畫的廣告人……,是否只要是來自台灣就是“我們”(注)? 再者,我們關心的世界是否限於歐美日大國,因為他們透過書獎和媒體而享有話語權?最後,有什麼理由要世界來聽我們說話?得獎或被英國出版社出版是否就代表彼此有在對話

要透過兩個小時的講座回答這些問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採取的做法將是:以小見大,舉一反三。也就是說,經由鴻飛文化在法國出版繪本的經驗,推想其他國外出版社在選擇作者和作品的時候衡量與取捨的標準。同時,借助法國讀者來推想其他國家的讀者看待繪本這一類型圖書的不同方式。透過這個經驗分享,我希望提供的不是上述問題的標準答案,而是思考的動能與工具。

S02.jpg

在法國,繪本經常被歸類為童書,少數繪本從內容訴求和經驗領域的角度來看,其目標讀者顯然是成人,但是在版式和裝訂上卻和童書繪本沒有明顯差別。除開漫畫書不談,在其他國家大受成人讀者歡迎的繪本在法國不容易上媒體也不容易賣,這和創作品質無關,和市場特性有關,這市場特性源自幾個世紀以來法國人對語言文字的社會功能角色認知:掌握語言,才能掌握支配世界的權力。它不是花大錢做宣傳就能夠改變的。

———————————————-

講者葉俊良在法國編輯、出版原創童書繪本,對於法國人評論與閱讀繪本的方式有近距離的觀察,其經驗分享與觀念分析將有助於國內的創作者避開思考的陷阱,以清晰可辨的聲音與觀點,和世界進行對話。繪本沙龍系列活動需事先購票,憑票入場。欲知更多活動詳情請鎖定高市圖官網:https://goo.gl/kdR7su

(注)David-Umberto SIGNORETTI 為巴黎資深圖書館員,多年來收藏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兒童文學讀物,透過個人網站和讀者分享其心得與分析,包括探討繪本裡的台灣觀點的專題報導 Regards de Taïwan

KSb_Poster.jpg

從《木蘭辭》談圖像的力量

法國中央省布洛瓦古城每年十月中旬舉辦“與歷史有約”主題會展,我將透過一場座談會向讀者說明《木蘭辭》的圖像語言如何更新現代人對古代經典的想像並拓展其詮釋空間。 

Blois-RDVH.jpg

法國各地有大大小小的書展,其中有兩個最吸引大學教授這個特殊族群,一個是十月初東北 Saint-Dié-des-Vosges 的國際地理節,另一個就是十月中旬中央省Blois的“與歷史有約”。會展期間,數百場的講座、辯論、電影和展覽吸引來自全法國、甚至國外的專家學者,電視廣播也動員媒體名嘴駐點做現場直播。書展設有一童書區,這些教授讀者為小孩或孫子買書一點都不手軟。 

會展今年第21屆的主題是“圖像的力量”La Puissance des images。從帝王畫像到政治諷刺畫,圖像與權力錯綜複雜的關係將是本屆會展的亮點。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花木蘭的故事曾被迪士尼改編為動畫,風行全球,近年來也成為華人童書繪本創作的主題。各個圖文作者對故事裡人物角色的塑造與其關係的處理,反映了不同文化群體對於女性權力這些社會核心概念的觀點。 

鴻飛版的《木蘭辭》以現代法文重現中國北朝民歌的韻律與內容,法國插畫家克蕾夢絲波列 Clémence Pollet 在這個基礎之上透過其視覺語言,塑造一個自覺選擇人生道路的女子的形象,故事結束時木蘭佇立棧橋俯視同袍,舉手揮別的神情高貴舒泰,儼然自由女神。 

MUL_complet_OK_BD-8.jpg MUL_complet_OK_BD-17.jpg

故事中段也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插曲。在“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這一幅圖裡,左下角站了兩排兵士,木蘭獨自出列往右上走,賞賜的寓意一目了然。下一幕,可汗和木蘭談論的是牽涉國家極高官職的一等大事,但可汗關心木蘭心之所欲,也幫助她完成願望。兩人地位相差懸殊卻能互相了解,所以插畫家把兩人側臉的特寫放在同一個高度。誰說圖像只是拿來裝飾點綴? 

MUL_complet_OK_BD-13.jpg MUL_complet_OK_BD-14.jpg

鴻飛版的《木蘭辭》突顯了這個傳統故事的現代性和普世性,於2015年在上海童書展獲得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繪本類的榮譽,華文讀者也可在不久的將來閱讀其中文版。  

MUL_jaquette_PG_contour.jpg

參考資料:《花木兰,超越时空和国界的姿态》,图话书观察2017年7月試刊號。编辑/南京東方娃娃出版社,發行/国际插画协会。

《如果我是文化部長》:結合創意和人文主義的童書繪本

謝謝來台北禮筑外文書店一起探索《如果我是文化部長》繪本創作過程、與鬼才插畫家德第歐的圖像世界的朋友。

39557624_2112281985462552_8414096908619874304_n.jpg

2015年巴黎發生兩起重大的恐怖攻擊事件,多產作家德第歐發願每年至少要創作一本有人文主張與社會意識的童書繪本,作為他個人對增進社會了解與和諧的貢獻。《如果我是文化部長》是這樣來的,德第歐選擇把它交給鴻飛文化來出版,意義深長。而台灣玉山社魏主編毫不猶豫,選擇把它翻譯成中文介紹給台灣的讀者,其用心更令人欽佩。台北講座結束後馬上有英語系國家的出版社來詢問版權。我們衷心邀請讀者來欣賞這一本兼具創意與人文主張的好書。

好書不能單獨存在,需要讀者主動支持。關於讀者的重要性,我想分享另一部德第歐作品:《滿洲將軍的畫像》LHistoire singulière du portrait en pied du gouverneur militaire de Mandchourie : 滿洲將軍喜歡在家植草作畫,他不常外出。久而久之,人們漸漸忘記他的存在,壞人開始為非作歹。將軍的隨從認為這不是辦法,想出一個主意:把中國最好的畫家請來為將軍畫一幅肖像,讓肖像代替將軍本人去各地巡行。畫好之後,將軍看了很生氣:他是瘸了右腿,瞎了左眼的將軍,但是畫家粉飾現實,畫了一個兩腿健全、雙眼明亮的人。隨從們看情勢不對,馬上去法國把全世界最好的畫家請來,另外畫一幅肖像。畫好之後,將軍看了更加震怒:畫家看到什麼畫什麼,把將軍身體的缺陷大喇喇的畫下來。畫家摸摸鼻子,抱頭鼠竄,逃走了。
滿洲將軍只好自己動手做自畫像。畫好之後,他的隨從急忙把肖像送出宮去各地巡迴,各地的治安馬上得到改善,人民再次能夠安居樂業。等巡迴結束,隨從們這才好好的欣賞將軍的自畫像:只見他手握弓箭,採英勇的跪姿,閉上一只眼睛瞄準獵物。
               

40093981_2123466301010787_7284152731722317824_n.jpg       40106337_2123466314344119_3313080747853611008_n.jpg

/費列德立克瑪黑 Frédéric Marais,圖/帝力耶德第歐 Thierry Dedieu。讀者可在禮筑書店買到法文版現書或者經由信鴿書店訂購。

 

棉婆婆睡不著


MMC_couv.jpg“隨風擺盪的門窗,一道輕微撕裂的傷痕:這就是想念的感覺。”
 


棉婆婆睡不著。她數羊,不停地數羊,但也不停地想起沒有做而應該要做的事:把菊花盆兒移到屋裡來,為門閂上油,為小狗準備保暖的稻草……接著,她在睡著了的村莊里漫步。然後,出門拜訪親人的棉爺爺回來了。棉婆婆終於可以安心地睡了。
 

兒童文學裡,睡不著或者不情願躺下來睡覺的人通常是個小孩子。這一則故事轉換角度,睡不著的是個老太太,而且我們讀到故事結尾才明白她睡不著的原因。

MMC_int_OK_BD-8.jpg

日常生活裡不經意的小動作成了打發時間的法寶,其中一個則是意味深長:棉婆婆把油燈掛在大樹的樹枝上,朝路的盡頭遙望。這一繪本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人物安詳的表情:棉婆婆自始至終帶著有點神秘的笑容,及至棉爺爺踏進家門時她滿面春風。此外,她對萬事萬物的關注,包括植物、動物還有人,都讓讀者浸潤在她慈詳的光環裡,與她產生共鳴。 

MMC_int_OK_BD-15.jpg

插畫家用心構築的故事場景也烘托了人物的特性。這一棟中國傳統房子裡有火爐、有鋸子、吊在牆上的大蒜與煤油燈。房屋之外,有著蜿蜒小路和階梯的村莊俯瞰一大片農民辛勤耕作的平原。圖畫裡的冷暖色系形成和諧的互補:淡淡的灰藍傳達了夜深寒涼與沒有說出口的擔憂,明亮的黃色則在棉爺爺踏進家門時像花一般盛開。

MMC_int_OK_BD-17.jpg

這一部美好的作品訴說一份時間無法磨滅的簡單、溫柔的愛。就和鴻飛文化其他的出版品一般,“棉婆婆睡不著” 的中國意象用意不在滿足讀者的獵奇心態,而是開闢一條體驗普世價值的新路徑。

 

原始文字出處:法國里昂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期刊 Li&Je 二〇一七年二月廿六日。作者:Michel Driol

Mamie Coton compte les moutons 棉婆婆睡不著

文:廖小琴 // 圖:朱成梁

原出版社:台灣信誼 // 法文版出版社:鴻飛文化 // 2015年豐子愷得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