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師範大學評“海角樂園”

摘自里昂師範大學兒童文學 Li&Je 綫上期刊,2011年5月1日。作者:Dominique Perrin

4151594338.jpg

鴻飛文化自2007年起每年出版約六種圖書,其出版宗旨有兩個。

作爲跨文化的創作者,他們在童書領域促成中國和法國文化的相遇,其具體的做法是編選古典與現代華文作家的作品,邀請法國的插畫家創造一個圖像世界。而從更廣大的層面來看,他們支持所有 “激發讀者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讓未知不再是焦慮的同義詞,而是代表了通向美麗與自由的新路徑”的優質圖書。

在當前國際政治和經濟矛盾走向尖銳化的時刻,這個出版藍圖好似空谷跫音。歐洲甚至整個西方世界的媒體在提到中國時,不是立場曖昧就是以偏概全。鴻飛文化的目錄與出版品並沒有特別彰顯為這些華文作家擔任代言人的幕後推手,但是我們可以從其網站得知他名為葉俊良,是出版社的兩位創始人之一,而且他的法文翻譯與寫作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要求很高的(再)創作,而非一種浮泛的改寫。這個自我要求無疑是鴻飛文化出版品的創意與品質的最佳見證。

收錄在“福爾摩莎美麗島”系列的“海角樂園” (L’Autre Bout du monde)描述一個叫做朗朗的小男孩在開學的前一天和媽媽搭渡輪到祖母家的小故事。這一天,朗朗看到一座紅塼蓋成的房子(前英國領事館),也從祖母口中得知他有個因爲小時候沒有綁小腳而感到受委屈的姨婆。作者用輕描淡寫的手法,帶領讀者走入近代臺灣人的政治與社會現實,也讓讀者瞥見這個小朋友開放的未來。不同主題的交叉穿透,清新的文筆和構圖,與呼之欲出的自傳趣味,這些特質構成了“海角樂園”的光環,稱它是鴻飛文化冠冕上最璀璨的明珠也不為過。這一本後勁無窮的書是跨文化研究與創作領域裏的一顆種子。學習讀寫的渴望,了解國族和家庭歷史的渴望,走進廣大世界遊歷、進而打造屬於自己的觀點的決心,在這裏以最純淨無邪的方式得到呈現。小時候和“前輩”相處所帶來的滋養讓我們受用無窮,而對人性清澈透明的理解也教我們用更好的方式去帶領下一代,讓他們穩穩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couv_ABM.jpg

 文/葉俊良 圖/Sophie Roze

一場遊戲十二個夢

valérie dumas, chun-liang yeh, songes d'une nuit de chine, zodiaque chinois

黃土地上夕陽西下,年輕的農夫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坐在門前啜一碗茶,看到老鼠往穀倉的方向溜過去。這老鼠,不必動一根手指頭就有吃不完的糧食,看來真的是人不如鼠啊!殊不知,鼠可是巴望著變成牛,牛變成虎,虎變成兔……那豬肯定是想投胎變成人咯?事實上,豬想的和你不一樣……破曉時分,年輕的農夫醒來,感覺像做了一個奇異的夢,他眼裏看到的是個因我們的嚮往而不息運轉的、莊嚴美麗的大千世界。

valérie dumas,chun-liang yeh,songes d'une nuit de chine,zodiaque chinois

這個故事的寫作始於2010年底,寫作的動機主要是想提供一個在法國圖書界裏比較罕見素材給某個我們欣賞的法國插畫家來發揮。後來這位畫家因故沒有辦法和我們合作,我故事寫到一半,從鼠寫到蛇,也就擱筆了。我們隨後和畫家 Valérie Dumas 合作一本書(葉公好龍 Le duc aime le dragon),發現她才是這個十二生肖故事插畫的最佳人選,她也很爽快地答應了,於是我重新執筆把它寫完。可是從馬寫到豬的過程並沒有前半部那麽順利,一直到2012初年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一幅馬的繪畫,靈感才又湧現。我把完整的故事交給Valérie的時候,她發現故事結尾和先前給她的大綱不太一樣,她很喜歡。那時候我告訴她:這個新的故事結尾的靈感正是來自於她。

 

書法部分,我們一開始是委請一位住在臺灣的書法家來執筆。但是隔海溝通不易,新書排版期限迫在眉睫,我們卻遲遲沒有接到符合期待的十二個篆體字。情急之下,我想到住在諾曼地的蘇紋玉,緊急向她求援,她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不到兩天就寫好端莊美麗的十二個字寄給我。那時候才了解什麽是“捨近求遠“。我想,這些象形文字對法國讀者來説充滿神秘的美感,讓他們覺得買這一本書,兼具知性和感性,送給自己或送給別人都非常有價值。

 

valérie dumas,chun-liang yeh,songes d'une nuit de chine,zodiaque chin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