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婆婆睡不著


MMC_couv.jpg“隨風擺盪的門窗,一道輕微撕裂的傷痕:這就是想念的感覺。”
 


棉婆婆睡不著。她數羊,不停地數羊,但也不停地想起沒有做而應該要做的事:把菊花盆兒移到屋裡來,為門閂上油,為小狗準備保暖的稻草……接著,她在睡著了的村莊里漫步。然後,出門拜訪親人的棉爺爺回來了。棉婆婆終於可以安心地睡了。
 

兒童文學裡,睡不著或者不情願躺下來睡覺的人通常是個小孩子。這一則故事轉換角度,睡不著的是個老太太,而且我們讀到故事結尾才明白她睡不著的原因。

MMC_int_OK_BD-8.jpg

日常生活裡不經意的小動作成了打發時間的法寶,其中一個則是意味深長:棉婆婆把油燈掛在大樹的樹枝上,朝路的盡頭遙望。這一繪本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人物安詳的表情:棉婆婆自始至終帶著有點神秘的笑容,及至棉爺爺踏進家門時她滿面春風。此外,她對萬事萬物的關注,包括植物、動物還有人,都讓讀者浸潤在她慈詳的光環裡,與她產生共鳴。 

MMC_int_OK_BD-15.jpg

插畫家用心構築的故事場景也烘托了人物的特性。這一棟中國傳統房子裡有火爐、有鋸子、吊在牆上的大蒜與煤油燈。房屋之外,有著蜿蜒小路和階梯的村莊俯瞰一大片農民辛勤耕作的平原。圖畫裡的冷暖色系形成和諧的互補:淡淡的灰藍傳達了夜深寒涼與沒有說出口的擔憂,明亮的黃色則在棉爺爺踏進家門時像花一般盛開。

MMC_int_OK_BD-17.jpg

這一部美好的作品訴說一份時間無法磨滅的簡單、溫柔的愛。就和鴻飛文化其他的出版品一般,“棉婆婆睡不著” 的中國意象用意不在滿足讀者的獵奇心態,而是開闢一條體驗普世價值的新路徑。

 

原始文字出處:法國里昂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期刊 Li&Je 二〇一七年二月廿六日。作者:Michel Driol

Mamie Coton compte les moutons 棉婆婆睡不著

文:廖小琴 // 圖:朱成梁

原出版社:台灣信誼 // 法文版出版社:鴻飛文化 // 2015年豐子愷得獎作品

 

中國日常生活即景

Chine, Nicolas Jolivot, Prix Pépite這個尼古拉裘力弗 Nicolas Jolivot自創自畫的作品 Chine, scènes de la vie quotidienne 2014年獲得法國童書界的最高榮譽:由蒙特羅童書展和世界報聯合主辦的金砂獎。  

創作這一本書的時候,尼古拉到中國遊歷已達七次,他的寫生簿滿是生動的圖文記錄。這些採風之旅在書裏分五個章節呈現:旅行,飲食,在街上,浮生半日閑,一生一世。這些元素組成一幅不落俗套的中國的畫像:擁擠的城市,停不下來的噪音,火車上大快朵頤的乘客,清晨在公園裏打太極拳的人們,在結冰的湖面滑雪車的小孩以及海邊度假的人群:所有的場景都極其自然生動。 

Chine, Nicolas Jolivot, Prix Pépite

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城市與鄉村多樣的色彩……對西方人來説,每翻開一頁就是一次驚奇。尼古拉善於在旅途中捕捉吉光片羽,短短幾句話就足以重現豐富的氣氛。他使用當代精致的語彙,糅合庶民語言的趣味,描繪各地風土的獨特性。

Chine, Nicolas Jolivot, Prix Pépite

對畢業於巴黎美術學院的尼古拉來説,毛筆與水墨是他非常熟悉的技法,中國繪畫樸素的形式和人文精神經過他具原創力的詮釋,沒有絲毫明信片式的刻板形象。中國人樂天知足,既含蓄矜持又真情流露,既個人主義又懂得適應群體生活,既傳統又現代。尼古拉像一個密友,透過這一本書帶我們走進這個有如萬花筒的國家。

Chine, Nicolas Jolivot, Prix Pépite

 

很高的地方

TLH_couv.jpg每一年冬天結束的時候,總有好多奇怪的東西飛越一座座的冰山。每一年,住在這裡的北極熊總是納悶著:“這到底是什麽東西?它們從哪裏來?”這一天,最年長的北極熊把所有的熊都召集過來:“我們一定要弄清楚,最好的辦法就是抓住其中一個。”所有的熊都點頭表示贊同。但是怎麽做才能抓住它呢?……到最後北極熊們是否能揭開熱氣球的真面目,甚至搭乘大鳥環遊世界呢?來自極地的溫暖小品繪本 Tout là-haut 帶給三嵗以上的小讀者可愛幽默的插畫和溫馨動人的結局 

兒童文學裏,熊與童年常常被聯想在一起。而雪白的熊不僅加深了異國的情調,更增添一種天真無邪的意涵。什麽都是可能的,都是可欲可求的。當北極熊問這些飛越冰山的彩色氣球是什麽的時候,求知和旅行的渴望顯得呼之欲出,自由的天空隨之鋪展開來。 

TLH_int_OK_BD-12.jpg

這個寓言故事是由兩位年輕的美術學院畢業生共同創作的。開幕的場景充滿奇異的氛圍,但卻又讓讀者覺得非常自然。潔白稚氣的熊與色彩充滿層次感的背景,鋒利寒冷的冰山與圓潤豐厚的熱氣球,形成一幅幅美麗的構圖,整個作品充滿詩意與靈氣。

TLH_int_OK_BD-17.jpg

Florian Pigé / 文 Morgane de Cadier

 

亞提斯的東方遊記

ART_couv.jpg

Bruno Albert-Gondrand 曾在英國威爾斯的布里斯托大學主修電影藝術。他的第一本小説“亞提斯:吉利小子的東方遊記”Artis, ou les tribulations orientales d’un jeune homme de bonne fortune由鴻飛文化在2014年出版。遊記的開場白這樣寫著:

親愛的朋友們,

我的小房子,我的貓,我的花園以及花園中央的小樹:這是最讓我戀戀不捨的塵世一隅。但是,一種無來由的虛無感覺卻緊緊跟隨著我,不肯離去。這是為什麽我要帶著這個惱人的情緒走得遠遠地,以便在回家的路上悄悄地甩掉它。

再會吧。

吉利小子亞里斯提德

于此地,1759年9月28日

ps:爐子上的燉鍋裏還有吃剩的南瓜湯。別拿魚餵貓。

這一天清晨,一艘商船載滿貨物正要離港。氣喘呼呼的亞提斯連船要開往哪裏都不問,趕在舷梯收起之前跳上船。杯觥交錯之間他認識了愛沽名釣譽的莫布里昂男爵,一位傳教士和一位學者大夫。在漫長的旅途中,這些人唯一的消遣是天馬行空地擡槓。船行經南中國海,遭遇海盜襲擊,亞提斯在一陣慌亂之中首次踏上聽聞已久的東方世界——福爾摩莎島。

Artis_01.jpg

亞提斯無端捲入三峽四峽這兩個叢薾小國之間的荒謬戰爭,他的天真和小聰明幫助他有驚無險地全身而退,但是最讓這個吉利小子感到困惑的是:即使來到世界的另一端,人們也一逕無可救藥地“無事忙”。除了睿智的將軍和被他收養的烏龜小山

Artis_02.jpg

這一本趣味盎然、四兩撥千斤的探險小説,透過充滿戲劇感的、伏爾泰戇第德 (Candide) 式的人物對話,帶領讀者穿越歷史時空,面對一個哲學命題:如果說個人自由是與生俱來,那麽該如何善用它則是沒有人可以代替自己回答的人生大問。

封面:Antonio Bonnano. 插圖繪者:Bruno Albert-Gondrand

團圓:法國國家圖書館期刊書評

RLPE_n282.jpg這個圍繞在中國新年展開的故事訴説了分散和距離的感受,以及重逢的欣喜。新年換舊年,遠離家門工作的父親短暫的歸鄉,湯圓裏發現的好運幣……四天的時間,哀傷和喜悅在毛毛心裏不停地交迭,她的生命也和節慶的象徵意義結合在一起:這個故事不僅彰顯儀式和傳統,更用委婉的方式讚頌家人的關愛。

插畫透過點和綫串起整個敍事,好運幣失而復得也給它一股圓滿的張力。整理髮飾的母親,綁鞋帶的父親,掛在牆上的全家福照片……溫馨的圖畫像一幅又一幅的生活剪影,豐富了故事的底蘊,加強了故事的節拍。書本末尾的導讀解釋了節慶對中國人的意義,讓讀者了解人們對團圓聚首的珍惜。 

REU.jpg 

原始文字出處:La Revue des livres pour enfants, n°282

團圓。文:余麗瓊/圖:朱成梁。鴻飛文化出版© 2015

 

 

來自中國, 溫柔詩意的故事

GPM.jpg某一天,老師父將千年蓮花的種子分送給三個小和尚本、靜、安。本性子最急,想要第一個把它種出來,就馬上把種子埋在雪地裏。靜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查找種植蓮花的書籍,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種子種在金花盆裏。安則和以前一樣,為寺院掃雪、做齋飯。春天來了,他種下種子。三個小和尚之中只有一個得到成果。 

 

這個清新的小故事是王早早和黃麗的作品。我們領悟到,引導我們做事情的是每個人自發性的本能。急功近利的態度,以及過於理論化的思維,都不及與大自然合拍的舒坦。這一本書也讓小讀者更親近大自然,他們讀這個故事也會想起自己種下種子、看到第一棵嫩芽冒出來的興奮之情。充滿溫柔詩意的插圖十分傑出,故事結束的時候,沒有任何遺憾、怨懟或嫉妒,老師父和三個小學徒分享這個美好的經驗,一起微笑地看著蓮花盛開。

 

GPM_2.jpg

 

 

原始文字出處:La mare aux mots

安的種子。文:王早早/圖:黃麗鴻飛文化出版 © 2014 

西西

SIS_couv.jpg這一本圖畫書帶小讀者走進一個中國的公園。在那裏,每個大人與小孩都全神貫注在玩耍。只有一個人不爲所動,完全不受周遭喧鬧氣氛的影響,那就是西西。 

隨著書本一頁一頁地翻開,讀者也越來越感到好奇,在在一片花團錦簇、活蹦亂跳的小孩中間尋找那個穿著藍色小洋裝、綁兩支小辮子,坐在椅凳上的女孩。爲什麽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讀者就這樣不停地往下一頁翻,直到找得答案爲止。 

 

在這一本書裏,文字與圖畫形成完美的搭配,引導讀者發現出人意料的結局,會心一笑。在這過程中,重復的語句添加了喜劇的趣味,陸續出現的公園局部景象像拼圖一樣,形成猜謎的效果。這些局部景象在故事結尾的公園全景裏再次出現,加強作品的完整性。讀者揭開謎底之後,可以囘過頭來從頭開始慢慢讀第二遍,這時候他比較不急了,可以用更悠閒的態度在每一幅圖畫裏漫步,某些細節交待了理解故事的綫索,其他的則是故佈疑陣,就像小朋友在玩遊戲時的淘氣與慧詰。經過這個放大鏡般的檢視,之前被忽略的敍事軸綫也呼之欲出。

 

這個繪本外表看似簡單,事實上經過精心設計,作者運用文字的火候與插畫家精準而細膩的構圖,烘托創作者將故事推向完美結局的功力,溫柔可愛又討喜。在鴻飛文化豐富多元的目錄的襯托之下,西西清純的語調與充滿創意的内容顯得更爲出色。 

53899_capture.jpg

原始文字出處:Ricochet-jeunes.org

西西。文:蕭袤/圖:李春苗,張彥紅。鴻飛文化出版 © 2015

團圓法文版在春節前夕和讀者見面

REU.jpg在春節前夕,中國原創童書繪本為我們帶來一股清新氣息。 

法國的讀者很少看到來自中國的圖畫故事書。除了熊亮,我們對於中國插畫家也很不熟悉。最近幾年,中國的兒童圖畫故事書市場有明顯的成長,速度快而且數量大。有很多國外的作品被翻譯引入中國,包括一些在我們看來屬於小衆市場的作品。在這個情況下,北京與上海的兒童圖書專門店和法國的書店越來越相像,著實令人感到驚奇。 

經過一段快速成長期之後,中國出版社開始囘過頭來發掘本土的插畫家,創造同樣有分量的本國作品。各個出版社開始推出自製書系列,毫無疑問地,中國圖畫故事書即將在我們眼前大放異彩。以法國畫家筆下的中國兒童文學為創作主軸的鴻飛出版社引進了若干翻譯自中文的繪本,與前述大趨勢相互呼應。

余麗瓊和朱成梁創作的團圓在中國獲得很大的回響。這個故事不僅呈現中國新年的傳統習俗,也把讀者帶進毛毛的家,感受人們因爲工作的緣故遠離家門、在春節回家團圓的真實情景。長長的一年裏,毛毛和爸爸相聚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四天。整個繪本圍繞著小女孩起伏的情緒展開:長久的分離在小女孩心裏埋下隱隱的哀傷,和親愛的人重逢又讓她雀躍不已,即使相聚的時光如此短暫。爸爸給她的幸運幣失而復得,對毛毛來説可是天大的事。

故事結尾是情感鋪陳的高峰,小女孩全心享受相聚時光的天真情懷在這裡得到非常貼切的詮釋。江南水鄉的風景與大街上張燈結彩的年節喜氣令人目不暇給;畫家透過一系列鮮明的色彩與沒有勾邊的畫面營造房裏親密的氛圍,讓人物躍然紙上。律動的圖畫牽引我們走進這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鴻飛文化另外出版了兩個華文作家/插畫家的作品。洪意晴的訪客是一本充滿原創性的無字圖畫故事書,其鮮明的構圖與色彩讓它在2014年入圍波隆那兒童書畫展。王早早和黃麗創作的安的種子,故事富含傳統智慧,插圖也十分溫潤可喜。

原始文字出處:blog de Sophie Van der Linden

團圓。文:余麗瓊/圖:朱成梁。鴻飛文化出版 © 2015

訪客和書林有約

 

Iching_01.jpg臺北書林書店【繪本。生活。樂讀會】即將開張。“來自外星的訪客”作者洪意晴將於918日以【年輕畫家的真實旅程,奇妙發現】為主題,和讀者分享其創作過程並簽書。鴻飛文化曾經在今年夏天接受 Taiwan Review 雜誌採訪,描述“訪客”這一本書誕生的過程。以下是採訪節錄。有意參加書林讀書會的讀者可以在本文末參考相關資訊。

 

*       *       * 

 

請問貴出版社當初是如何注意到洪意晴的? 後來決定與洪意晴合作的想法與考量爲何?她的創作符合哪些法國市場的需求與貴出版社出書的條件  

 

2010年臺北書展以法國為主賓國,從那時候起鴻飛文化與國内讀者的互動才漸漸增多,洪意晴與鴻飛文化的對話是在這個情境下展開的。我們在2011年春天出版了法國知名插畫家Géraldine Alibeu的作品,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讓洪意晴確信鴻飛是可以陪伴她走上創作路途的出版社。

 

即使法國童書出版界提供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創作空間,無字書還是很難獲得書商與家長的青睞,因爲法國人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仰賴“文字”所代表的權威。然而“訪客”故事動人之處就在於每一個大小讀者的自由詮釋,所以出版之後“訪客”還是得到不少優質導讀團體的注意與推薦,在書展上也常遇到創作者買來珍藏。這一部作品不屬於鴻飛現有目錄上的任何一個系列,可是它卻很貼切地演繹了貫穿所有鴻飛出版品的三大主題:旅行,對未知的好奇,與人我關係。它獨一無二的特性肯定讓鴻飛文化在法國童書出版界鼓勵創作的形象更爲鮮明。 

 

根據您的觀察,洪意晴的創作具有哪些特色和吸引力 

 

洪意晴的圖像世界具有很高的可辨識性。她早期用黑色墨筆在巨幅的畫布或牆上繪製的圖案,形似生物界有機組織但也遊移在抽象表現的範疇,充滿自發趣味的創作過程令其筆下的造物漫溢了神秘的生命力。“訪客”這個作品讓我們看到作者在細膩的筆觸之外,對色彩語言的敏銳掌握達到另一個新境界。這些圖畫描繪某些正在發生的事,但是沒有任何文字來限制我們的想像。看她的圖畫,好似在觀賞玻璃鏡另一邊的繁複美景,卻聼不見任何聲音:興奮與平靜的感覺同時在觀者的心裏醖釀。 

 

您對洪意晴<來自外星的訪客>可以入選波隆那插畫展,有什麼看法/感想 

 

與我們合作的插畫家有各自的風格,而洪意晴的“訪客”在我們看來,很顯然地是屬於會讓波隆那插畫展評審眼睛一亮的類型。它的可辨識性很高,除了洪意晴,沒有第二個人畫得出來。同時它也透過簡潔有力的色彩與綫條,讓我們用新的眼光看見世界。這是爲什麽我們主動為洪意晴報名並挑選了五幅最具代表性的圖畫寄去波隆那。

 

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三千多位藝術家遞件,入圍的有七十五位,也就是說每一百個參賽者有超過九十五個會被淘汰。送件之後一百天,臺北的朋友先我們一步看到入圍名單,很興奮地越洋連綫告知,讓我們感到一種“意料中的驚喜”:對出版社而言這是“功德圓滿”的事,因爲我們的職責就是讓藝術家的創作被最多的人看見、了解進而受其感動。我們也希望借這個機會感謝臺北書展基金會贊助洪意晴前來波隆那領獎並且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插畫家和出版社會晤交流。

  

貴出版社自2007年成立以來, 已與幾位台灣插畫家合作?您如何看待台灣插畫家作品的呈現 

 

鴻飛文化邀請法國的插畫家詮釋華文作家的故事,已經用法文出版過若干近代與當代臺灣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包括楊喚、施佩君、林世仁和邱蕙瑛。我們迄今還沒有機會和臺灣的插畫家合作,洪意晴是唯一的例外。如果臺灣有適合介紹給法國讀者的圖文創作,我們很樂意繼續朝這一個方向努力。

 

臺灣插畫家歷年來的表現已經受到國際重要大獎的肯定,包括意大利的波隆那童書插畫獎。同時,童書出版牽涉層面很廣,包括對市場形態與讀者閲讀習慣的掌握;能夠跨越歷史與文化藩籬與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讀者產生邂逅的圖文創作還是屬於可遇不可求的吉光片羽。我相信假以時日,臺灣插畫家日趨成熟的表現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在國外發光發亮。

 

*       *       *

 

採訪記者Kelly Her何佳珊。Taiwan Review“台灣評論月刊”主要發行於英語系國家,另並以德、法、俄及西班牙語譯本發行於世界各地,同時也在國內誠品書店、Page One有販售,是外國人社群在台灣工作、生活的參考。

 

臺北書林書店【繪本。生活。樂讀會】報名專線: 02-23658617 

圖片來源:臺北書展基金會。

 

Iching_04.jpg

 

前進波隆那

在這美麗的星期一,我們獲知洪意晴入選意大利波隆那童書插畫展,參展的圖畫來自其作品來自外星的訪客。這個和一年一度波隆那童書博覽會同時進行的展覽,激勵世界兒童圖畫故事書的創新藝術表現,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入選作品隨後將在世界巡迴展出,包括日本。今年參賽作品逾3000 件,入選畫家有75位。我們非常高興訪客中參賽的五幅圖畫獲得肯定,並熱烈恭喜其作者。請參考右列童書新樂園與DPI雜誌2013年採訪。

法國鴻飛文化2013年出版,法文書名:Le Visiteur。六色印刷,印刷厰位於臺灣新北市中和區。亞洲讀者可以向臺北信鴿法國書店洽詢訂購

iching hung,bologna,le visiteur

原作尺寸38 x 26.5 公分,共24幅,另加封面與封底。主要素材為水彩,不透明水彩,壓克力顔料,銀色銅板貼紙。